您现在的位置: 江门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 >> 首页 >> 正文

别让“无知”出来捣乱

更新时间:2012/4/20 9:11:46
作者:佚名,来源:本站原创

 

作为一个爱好喝茶的人,起初听到“茶叶农药残留”一事心里也是一阵紧张。不过,没过多久刚悬起来的心就落回了原位。倒不是有关部门就茶叶农药残留“符合国家标准”的解释让笔者释了疑,而是从近些年媒体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炒作中培养出的,自感高于“炒作”的消费理性让我解了惑。某环保组织拿茶叶农药残留说事,事实上既有点小事大作,也是旧事重提,而一些媒体跟风炒作,炒的更是冷饭。

只要花点时间在网上查阅一些相关资料并对事件本身的来龙去脉进行一些了解,作出一个理性判断一点都不难。看看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对农药残留限量的定义,我们就会明白一个问题:农药残留,这个可以有。问题关键在于有多少才算安全?上述两组织的定义中提到的“有代表性的较高数值”,其实就是可以保证安全的上限。而国家标准中的限量值就是根据这个数值确定的。20114月起正式实施的国家强制性标准《食品中百草枯等54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61302010)中对茶叶中农药最大残留量做了明确规定,其中,灭多威3mg/kg,硫丹20mg/kg,噻嗪酮10mg/kg。在此次环保组织公布的调查报告中,上述3种农药的检测值远远低于国家标准。

有批评者说,国家已于20116月起禁止在茶树上使用灭多威和硫丹,而现行国家标准却还有这两种农药的残留限量规定,这不矛盾吗?一点也不矛盾。禁用农药并不代表茶叶中“零含有”该农药,原因虽说是多方面的但却不难理解:或者以前曾经使用的农药在土壤中及茶树上仍有且可能长期有微量残留;或者允许使用该农药的地方使用(当然也不排除个别人违规使用)后因相距较近而影响到茶树,导致茶叶出现微量残留;或者在贮藏、运输、销售等环节受到污染。既然事实上根本无法做到绝对的“零含有”,那就规定一个允许测出的最小残留限量吧。

关于这个“矛盾”问题,此前国家在治理奶制品三聚氰胺问题时,也曾有不少人对国家已规定不允许在奶制品中使用三聚氰胺,而国家标准中仍有三聚氰胺检出限量一事纠结过。其实,一些人在此类事件上的“矛盾”,恰恰反映出他们相关知识的缺失。无知没关系,可以学习,但令人遗憾的是,有人根本不承认自己的无知,也不愿学习,却又想发表意见,结果就说了不负责任的错话,产生了不良社会影响。对食品添加剂的全盘否定、对馒头标准的质疑、明胶老酸奶的炒作……因“无知”而使一些食品安全问题负面化的教训已经够多、够沉痛了。

有些人会在日常生活中基于某些传统习俗而非基于理性形成一种固化的思维方式和逻辑。这在一些人在对待涉及标准问题的食品安全事件问题时,在尚未搞清标准的准确内容的情况下便发表“质疑”言论这一点可以清楚地看出来。政府出台任何国家标准,最终目的在于通过这些标准加强对企业的管理,规范市场,为消费者创造一个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这个道理并不难懂,但标准自身的说服力显然不足以动摇一些人的“习惯性无知”。怎么办?解决无知问题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加大有关标准的宣传教育力度,让知识和理性的力量进入人的潜意识。《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