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江门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 >> 首页 >> 正文

技术品牌更可贵

更新时间:2012/6/14 15:02:47
作者:佚名,来源:本站原创

 

技术品牌更可贵

——技术创新与品牌锻造两大题目正等待中国企业家回答

 

即将举行的2012年伦敦奥运会,不仅是各国体育健儿的竞技场,也是各国品牌展示自己的最好舞台。

 

在这个同样是“品牌奥林匹克”的大舞台上,有两个中国品牌顺利杀入最后的“决赛”,一个是来自台湾的知名PC品牌宏基;另一个则是来自北京的知名创意品牌水晶石。对于宏基这一全球五大PC品牌之一,社会并不陌生,而对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才声名鹊起的水晶石,再次入围奥运会服务供应商的行列,外界则多少显得有些意外。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那副惊艳世界的“画轴”,让水晶石的渲染技术一夜成名,也让它成功跻身创意产业知名品牌行列。随后,水晶石又先后成为上海2010年世博会指定多媒体设计服务供应商、深圳2011年大运会图像设计服务独家供应商。

 

对于为何能够在世界顶尖舞台上先后展示自己品牌形象,水晶石掌门人卢正刚给出的答案是:技术创新。

 

由此看来,品牌锻造过程中,技术创新如影随形。

 

市场竞争力靠技术创新

 

在中国名牌走向世界舞台的角色中,联想、海尔、华为,常被看成是典型“范本”。

 

确实,作为在完全市场竞争中,目前规模较为巨大的三大品牌,联想、华为已经成功跻身世界500强,海尔距离进入世界500强也只是一步之遥。他们的产品在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有销售,品牌LOGO遍布全球多个地方。

 

仔细对比三家企业的成长之路,会发现异曲同工之妙,无论是联想和海尔的“品牌道路”还是华为的“技术道路”。

 

2002年之前,许多人知TCL、康佳、长虹、科龙而不知华为。那个时候,华为把别人用来喧闹的时间做技术开发。在它看来,作为一个制造型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是决然不行的。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产品的竞争,而产品恰恰来自技术。所以,市场竞争到最后,其实还是技术的竞争。

 

依靠对技术创新的执著追求,华为开始成为国内专利申请量最多的企业之一,在别的企业还在开始亦步亦趋,企求用市场换技术最终举步维权的时候,华为已经悄然成长为国际三大知名通信企业之一,将强传统品牌摩托罗拉、阿尔卡特-朗讯甩在了身后,并差点“吃掉”曾经的巨头北电。

 

与华为先耕耘技术,再用技术创新锻造品牌不同的是,联想和海尔坚持的是自主品牌战略。

 

2004年,TCL收购法国彩电企业汤姆逊,使用“RCA”和“汤姆逊”两个老品牌打美国和欧洲市场。然而三年过去了,两个品牌均无大起色。老品牌改造计划步履艰难,自己的品牌又无作为,品牌处境十分尴尬。联想不同,它一开始也使用了别人的品牌,但很快它就启动了“自主品牌战略”,从“它品牌”到“自主品牌”,转型进行得很平稳、自然。最后,当PC的后起之秀联想成功并购了PC始祖IBM的相关业务时,联想成功走向世界。

 

同样,海尔也一直将自主品牌战略视作是其进军全球市场的基石,即使在国际市场遭遇极大阻力的时候,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品牌理想。现如今,海尔已经初步尝到了自己品牌战略的“甜头”。

 

品牌运营管理专家郭汉尧认为,技术创新和品牌锻造是相辅相成的。企业的活力主要表现在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上,而产品获得竞争力靠的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还是企业品牌战略的基础,为企业创品牌产品提供技术和物质上的保证。

 

知名品牌营销专家刘步尘表示,无论华为的技术道路,还是海尔的品牌道路,都是中国企业实现国际市场突破的必由之路。除此之外,没有第三条道路可走。希望中国的企业能明白一个道理:没有技术和品牌,永远也不可能支撑起国际企业的形象。

 

不创新小心天使折翼

 

2012年新年伊始,当百年品牌柯达轰然倒下时,引起了全世界一片惊呼。

 

柯达,曾经是行业的代名词,绝对的龙头霸主,短短几年间,却因为在创新的新浪潮中没有“赶上趟”,没能逃过被无情淘汰的厄运。

 

并不仅仅是柯达,诺基亚、惠普等业界巨擘都因创新不足而黯然败退。最近,谷歌收购摩托罗拉获得批准,谷歌成立于1998年,而摩托罗拉创立于1928年。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摩托罗拉的竞争对手诺基亚身上。2011年,苹果公司取代诺基亚公司成为全球第一大手机生产商。苹果公司2007年才推出第一款手机Iphone,而诺基亚早在1982年就生产移动电话。

 

技术创新世界中,不进则退,慢进也退。国际大牌疲弱甚至倒塌的教训,给了中国品牌很多的启示和反思,技术创新,没有近路,更没有退路。

 

专家表示,技术创新,是指人们在某一发明、发现的基础上,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开发的途径产生先进的、适用的物质产品,并将其实现工程化、商业化生产,一直到推广应用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的结果必须体现在有使用价值的商品上。品牌锻造的特点,首先是一种质量控制,因为好的品牌必须是优质产品,优质是它的内容和本质,牌子是它的名称和外表,但仅仅质量过关还不够,还必须在同类产品中具有明显的质量优势或质量特点;其次强调的范围是质量而不涉及企业外部的广告和宣传等包装问题;最后,它不是短期内就能成功的,它必须经过一个长期不懈的努力过程。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竞争全球化,没有强大的科研力量做后盾,不把握好市场变化,不去推出领先世界潮流的产品是无法在市场上长存的。

 

近日有消息称,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正考虑在2012年裁减总公司一半的员工,人数最多将会达到4000人,亏损被认为是松下做出这个决定最直接的原因。松下苟延残喘,同门的索尼和夏普日子也不好过,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松下、索尼、夏普三家的亏损总额累计达1.6万亿日元(约合200亿美元)

 

实际上,日系电子企业在上世纪风光无限,上世纪80年代,这些企业凭借推出录像机、随身听等一系列杀手级产品,一度到达了产业顶峰地位。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缺乏创新葬送了日资企业的未来。拿索尼举例,多年来索尼公司不思进取的产品研发、毫无创新的工业设计、不懂得研究市场需求……这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美国作家查克·佩蒂斯在《创建技术品牌》一书中曾指出,技术是企业的生命,正如人们一提起电子商务就想起IBM,一提起芯片就想起英特尔,一提起PC机就想起联想,技术品牌的树立不仅能提高企业形象,更直接地会带来客户和利润。

 

中国需要高技术品牌

 

眼下,中国几乎所有的规模型企业都确定了自己的国际化目标。但是,TCL、明基的经历告诉我们,国际化这条路并不好走。在研究者看来,国际市场是一个典型的“技术品牌双主导型市场”,而中国企业缺少的恰恰是技术和品牌。

 

谈到高科技品牌,消费者会想到苹果、惠普、IBM、索尼、谷歌,但很少能想到中国的品牌。技术,尤其是自主创新技术,往往被看成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体现,而品牌,则被看成是经济实力的象征,当二者完美结合时,展现的是一个国家的硬实力+软实力。

 

应该承认,在今天的中国,已经很难找到一个对品牌漠然视之的企业,它们也许不重视技术,但是它们一定重视品牌。可是,重视品牌和建设品牌完全是两码事,很多重视品牌的中国企业一走出国门就变了。它们更倾向于使用人家的品牌,理由是培育自己的品牌周期太长,代价太高,和不愿意搞技术开发的理由如出一辙,

 

刘步尘认为,这实际上是一种短见,因为道理很明显,品牌是谁的,市场一定是谁的。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品牌是别人的,市场是你的”这等好事。

 

在品牌的世界里,索尼公司品牌战略手册前几页的几句话曾被广泛传颂,他说的是,我们公司最值钱的资产不是我们的土地,建筑甚至是我们的员工,我们最值钱的资产就是这四个字母:SONY

 

期待有一天,中国也能诞生大批这样骄傲的技术品牌。《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