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乐鸡事件”还未平息,“东垣问题乳粉事件”一波又起。上周,食品安全领域再度拉响警报,又一次刺痛了消费者“脆弱”的神经,将食品安全监管效力问题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据报道,美国媒体报道,麦当劳麦乐鸡含有两种化学成分。麦当劳中国公司发函回应称,这两种物质含量均符合现行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北京食品办则表示,两种物质确属国家允许使用的合法食品添加剂。
然而,对于消费者更关心的食品添加剂含量是否超标问题,有关部门至今没有确切回应。而类似事件频繁发生也引起人们更深的思索:为什么有关部门的应对模式如此相似?为何每一轮“行政风暴”过后,新一轮“毒产品”闹剧又会上演?
近年来,“洋品牌”屡陷“安全门”,如2005年的“苏丹红一号事件”,2007年的“滤油门”等。纵观几次风波,我国对“洋快餐”的食品安全监管都有着固定的模式,即“国外或媒体曝光产品质量问题——民众质疑产品安全性——国内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介入调查”的“被动”监管模式。
而往往在权威部门发布报告称产品“符合中国标准”后,公众仍对相关食品的安全性缺乏信任,对国家标准的可靠性心存疑虑。食品安全事件总能迅速形成舆论热潮,其根源并非有的专家所说“公众的无知”和过于敏感,而在于从制定标准到落实监管,机制的缺失与疏漏为此类事件一次次重演埋下伏笔。
与“麦乐鸡事件”发生在同一周的“东垣问题乳粉事件”不言自明。甘肃、青海、吉林等省再现三聚氰胺超标奶粉,三聚氰胺超标奶粉在“潜伏”一段时间后又一次死灰复燃。这已不是“毒奶粉”首次回流。2009年以来,上海熊猫炼乳、陕西金桥乳粉、山东“绿赛尔”纯牛奶……乳品三聚氰胺超标案件时有发生。
河北“三聚氰胺事件”后,有关部门的监管重拳不可谓不多、不可谓不力:从立即开展流通市场整顿工作到迅速通过食品安全法,再到成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解决监管“九龙治水”瓶颈,但“毒奶粉”仍能杀个回马枪,屡屡“重出江湖”,人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监管机制之后,食品安全监管依然“乏力”,这种尴尬现状提醒我们,继续满足于处理单一事件的“雷厉风行”远远不够,必须从提高并及时完善国家标准、明确行政执法主体、更深层次地完善检测和监管体系入手,尽快让食品安全监管从“被动”走向“主动”,变“亡羊补牢”为“未雨绸缪”,才能真正给老百姓营造一个安全的消费环境。
来源:中国食品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