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这是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期增长目标8年来首次低于8%。“中国更加重视发展质量”成为中外媒体和专家对这一数字的一致解读。
从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开始,处理好质量、速度、效益的关系,一直是我国发展重点关注的命题。如今在“两会”上,政府通过调低GDP增长速度的方式来强调质量,无疑将“重视发展质量”的信号进行了最大强度的释放。
重视发展质量,应先强调质量发展,只有全社会的质量水平提高了,国家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只有整个国家都重视质量发展了,发展质量才有可持续的动力。
质量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之一。纵观当代世界经济发展史,质量在大国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德国政府在上世纪50年代,实施了“以质量推动品牌建设,以品牌助推产品出口”的国策,使德国制造业在战后迅速崛起,在全球确立了“德国品牌,质量一流”的国家形象。上世纪60年代,日本政府实施了“质量救国”战略,推广全面质量管理,使日本产品凭借质量优势大举进入全球市场,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上世纪80年代,美国出台《质量振兴法案》,通过一系列激励质量创新的措施,使美国在主导产业上再塑全球霸主地位。
如今,更加讲求发展质量的中国,也应当将质量发展作为实现可持续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强调质量发展,先要让质量成为各级政府发展的共识,让质量真正起到战略性、基础性、支撑性的作用。毫无疑问,相对于速度、数量的直观体现,质量的作用有时更难立即显现,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将质量发展放在政府发展战略中的首位,不仅考验执政者的智慧,更加考验执政者的勇气。
强调质量发展,还应当做好“顶层设计”。如今,国务院已经颁布实施了《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国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质量发展“蓝图”已经描绘好了。但如何将美好的蓝图变成现实,必须从“顶层设计”开始,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质量发展,绝非某个人、某个部门的事,无论是产品质量、工程质量,还是环境质量、服务质量,以及其他的质量,都应当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方能真正得到提升。
强调质量发展,也要做好制度保障。“蓝图”有了,“顶层设计”做好了,重要的还是得落实,这需要一方面做好“蓝图”实现的细化工作,真正将质量发展的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自然是需要制度的保障,没有制度上支撑,所有的美好愿望都有可能无法“理想照进现实”。
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只有每一个社会细胞,都能在质量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责任,发挥自己的作用,整个国家才能真正实现有质量的发展,最终实现人民过上高质量的生活。《中国质量报》